“这届老年人”今非昔比,退休后开启“第二人生”
2022-05-31 15:20:40 来源: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正在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常说“这届年轻人”怎样怎样,但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届老年人”也已经今非昔比。当代老年人不再被“落伍、老古板”等词语标签化,他们享受养老生活的同时,参与流行文化活动的意愿也变得更加强烈。他们越来越年轻的心态和越来越时髦的生活理念,帮助自己开启了“第二人生”。有人说:“积极的养老观念,就是把退休当作自己人生全新的开始而非落幕。”这样的“第二人生”,可能就是所有人都向往的“现代养老生活”吧。

采访了几位老人,他们没有选择“按部就班”的养老生活,而是在退休后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人生”,“年轻的心态”是他们共有的标签。他们用自己所长所爱,让老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贺含江:老兽医开“宠物公益门诊”

“家有宠物乐陶陶,养好宝贝责任到。办证登记不可少,莫忘定期打疫苗。空气污浊易过敏,出门戴上牵引套。遛狗按时按区域,约束宠物勿乱叫。户外排泄清理掉,公共场所不打扰。做个文明养宠人,遇人礼让不争吵。”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工农小区流传着这首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它是小区的文明养宠公约。这份公约,出自居民贺含江之手。

“我曾三上省城学习畜牧兽医,并用学到专业知识,指导当时28个公社牧场。后来我还利用晚上、周末时间学习三年,参加高等自学考试,获得杭大颁发的大专文凭,同时我还到北农大接受继续教育,把学到的知识用‘三不怕’精神踏遍了北仑、镇海畜禽养户。”回忆起自己青年时当兽医的经历,贺含江打开了话匣子。

在非典型鸡瘟,猪病毒性胸膜性肺炎及其并发症横行的年份,贺含江为辖区内三个牧场近20户养猪户挽回1.2万头,总计200余万元经济损失;30余户养禽户挽回150万羽家禽,近300万元经济损失。同时分别在省和国家级专刊发表论文5篇。

转眼间,五十多年过去了,虽然群众口中的“小贺”变成了“老贺”,但贺含江内心中那份热情却从未消减,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在社区的邀请下,他办起“贺含江宠物公益门诊”,为小区里的养宠人提供免费咨询。每周固定一天,他都会在工农小区自治互助站坐诊,只要遇到了有关宠物健康的问题,都可以来找他免费咨询、治疗。如今,因为疫情影响宠物公益门诊只能暂停,但也有不少知道贺含江的居民会找他电话咨询宠物健康的问题。

每位顾客来访,他都热情服务,了解动物的病情、症状及数量,遇到小病为其写好处方,讲明喂养和调理方法,用药方法和剂量,并介绍防病治病和防疫知识。对于贺含江来说,给小狗小猫看病,根本算不上难事,他的医术在当地兽医行业,绝对是专家级的。不少人说,贺含江给小动物看病时的那种投入和专业,真不像一位七十几岁的老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只要我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干下去。”贺含江表示,他会用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激励自己,做到退而不休,永葆本色。

吕习工:老有所乐奏响“夕阳红”

电子琴、二胡、架子鼓、小提琴……十几个人手持各种中西乐器拉开阵势,一场小型音乐活动在植物园上演。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这群乐队的成员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大伙因为热爱音乐而聚到一起,用音乐陶冶情操,追求美妙的“夕阳人生”。

今年65岁的吕习工,是这支乐队的成员,因为平时喜欢拉小提琴,退休后他就与其他爱好音乐的“老伙伴”一起组起了乐队。“年轻时我就特别喜欢音乐,但那时既没有经济能力,也没有时间和条件去钻研那些乐器,只是偶尔触碰过一点乐谱和乐器。直到现在退休了,才慢慢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吕习工说,“爱上音乐后,会发现身边有共同爱好的人很多。”

吕习工介绍,这支乐队是慢慢形成的,最早是顺隆社区几名居民发起,通过演出又有许多爱好朋友加入,以退休人员为主,都是招宝山街道的居民。音乐有磁性与引力,爱好者看到后自然而然会靠拢,他也是后来加入进去的。社区懂得乐器的人才并不少,有些队员以前是当地音乐界的骨干,有军工企业专业的手风琴师,有艺术院校的退休教授,还有越剧团出来的琵琶、长笛、二胡演奏者等。大家对文艺有着满腔热情,是音乐让大家走在一起。

“以前我们没有固定的场所,先后换了好几个地方。后来植物园建成,环境很好,我们就把排练场所选在了这里。现在疫情原因不能排练,疫情过去请你来参加我们的演奏会,在琴声中体会音乐的快乐和美的享受。”吕习工说,他们排练时,悠扬的乐曲常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听到游客的掌声,队员们都很开心,努力排练能让演奏更完美些。

“我们的乐队,很多退休人都很乐意参与进来。而且音乐是有魔力的,大家在一起交流、演奏,就会把不开心的事全都忘掉了。”吕习工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享受音乐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每当有人来观赏演出时,大家都发自内心的高兴。

包国芬:妙手生花变废为宝

“这些都是我用废料、塑料泡沫包装纸做的小动物和花,做这些快得很,放在家里可以做装饰,还环保。”近日,招宝山街道海港社区垃圾分类驿站内欢声笑语一片,这里汇集了一群擅长垃圾分类和巧手制作的社区居民,他们在“变废为宝”制作培训指导员包国芬的带领下,用水果网套制成冰墩墩、兔子、盆栽等艺术品,将手工与创意发挥到了极致,同时宣传环保理念,助力垃圾分类。

今年60岁的包国芬,自从退休以后就开始做起了社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2020年,疫情宅家的她开始学习手工制作。因为之前做过垃圾分类工作,包国芬就想着用废弃物品作为材料,包装袋、玉米叶、泡沫袋等,只要是随手能看到的用品,包国芬都收拾起来,使之各得其所。

包国芬说:“废物利用是我的兴趣爱好,每天闲来无事做做手工,心情也变好了。”包国芬家里摆放着林林总总的手工制品,其中有十几枝泡沫包装袋制作成的彩色花插在花瓶里,配上绿叶,非常别致。“这个东西是我自己的创意,好多人看到了都说好看,我说好看那就送给你们。现在也送出去不少。”包国芬笑着说,“手工制作已经不只是我的爱好,我想把这份快乐分享给大家。”

除了自己打发时间,包国芬还在社区里开起了手工课。每月几次的手工制作课堂吸引了大大小小的居民朋友,大家都对这种废物利用课堂表示称赞。不少人表示,包老师的课堂不仅干货满满而且创意十足,还为手工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同时吸引社区老人走出家门,丰富了老人的文化生活。这样的课程,既可以融洽邻里之间的关系,手工制作的物品还可以带回家,非常实用。

如今,包国芬的手工创意作品不局限于花草动物,她还紧跟年轻人的时尚潮流,经常去刷刷“小红书”“抖音”里的创意作品,看看当下流行的趋势,像各种人气火爆的迪士尼人物、冬奥会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等。经过她的巧手,一件件废品变成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包国芬说,通过手工制作她认识了不少朋友,看着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手工制作的队伍中,她感到由衷高兴。

金祖恩:制作盆景修身养性

走进吴杰故居,里面的花花草草美不胜收,不远处有一位正在浇水的老人,他就是每天义务负责打理故居花草盆景的招宝山街道顺隆社区居民金祖恩。

今年83岁的金祖恩,有40多年的盆景种植经验。距他第一次移植盆景去吴杰故居有20余年了,现在故居里大大小小的盆景都是金祖恩自己搬运和精心栽培的。不论刮风下雨,金祖恩每天一趟去吴杰故居养护绿化的频率从来没变。

“退休后的生活让我有更多的时间花在这些盆景上,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般精心呵护,给它们浇水、治虫、治病、修剪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存,既提高制作盆景的技艺也锻炼了身体。”金祖恩在谈话中尽显对盆景种植的热爱。

屈指一算,金祖恩栽培盆景三十余载,经历了从入门、提高到创新的过程。“记得入门时,周边栽培盆景的人很少。刚巧当时的镇海园林处举办首届盆景展,我去参观,大开眼界,从此心存养盆景的梦想。于是我借阅盆景书籍,慢慢翻阅,细细研究。”金祖恩将自己栽培盆景的历程娓娓道来,“机缘巧合,当时所在单位与镇海园林处进行业务合作,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几位园林盆景方面的行内人,经常在闲聊之时虚心向他们请教有关培育盆景的知识和技艺。”

刚开始,金祖恩栽培盆景以购入为主,“每逢到外地出差,在别人游览或逛街之时,我则四处寻觅当地花木,只要见到满意的,不管价格高低,喜欢就买。”后来,简单的购入已无法满足金祖恩对盆景技艺提高及创新的渴望。于是,在之后的几年里,金祖恩到山野采挖原始树桩,亲自培育,直到成型。

制作盆景修身养性,欣赏盆景赏心悦目。金祖恩养盆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从粗到细,有一定的标准,要露出根且修剪成三角形。“里面有很多门道,我都是自己看着书学习,一步步积累起来的。”金祖恩说,“现今我年事已高,不再上山采挖,只能对已有盆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盆景是生命的艺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我养了盆景,盆景也养了我。”这就是金祖恩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