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亚运会是党和国家交给杭州的光荣使命,也是杭州发展的重大机遇。4月20日,杭州亚组委联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林业局、浙江省能源局、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蚂蚁集团等单位,顺利举办了“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亚残运会”新闻发布会暨“人人1千克 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启动仪式,积极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人人参与绿色亚运、碳中和工作的社会氛围。
“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重要办赛理念之一,也是这次亚运会的“主色调”。“在实施亚运会、亚残运会绿色行动、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通过发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林业碳汇、碳信用、碳配额、碳普惠等方式实现碳中和,努力打造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届碳中和赛事,培育更具浙江辨识度的碳中和标志性成果。”杭州亚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赛场项目拼搏,赛外绿色助力。发布会上,“人人1千克 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也正式启动。活动时间为4月—10月,以蚂蚁森林平台为基础,用户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出行、减纸减塑、高效节能、循环利用等绿色行为,在平台产生并积累绿色能量后,可以通过捐赠的方式与蚂蚁集团一起助力亚运会碳中和工作。
融入绿色理念,扎实推进亚运会碳中和工作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杭州亚组委将深入实施碳中和工作,努力实现碳中和核算数字化、碳中和参与全民化、区域发展均衡化、实践成果制度化。比如,开发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数据管理平台,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碳排放核算等工作中去,实现数据可追踪和部分数据动态更新;通过开展“我为亚运种棵树”“人人1千克 助力亚运碳中和”等活动,发动上亿人次乃至更多人参与,提升全社会绿色减碳意识;将亚运会、亚残运会绿色行动、碳中和工作中的有效举措,总结提炼为大型赛事活动绿色低碳运营地方标准,为亚运会、亚残运会后省内活动提供示范和遵循。
亚运会碳中和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在强化减碳方面,杭州亚组委将实施亚运会、亚残运会绿色行动,通过绿色场馆、绿色电力、绿色交通、绿色办公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筹办过程中的碳排放;在开展核算方面,将委托第三方单位对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备和举办过程中13个类别的温室气体进行核算。此外,杭州亚组委还将发动企事业单位捐赠碳配额、碳信用、碳普惠等方式用于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抵消,欢迎更多单位积极参与。
两种参与方式,参加活动有望获得多种奖励
据了解,本次活动有两种参与方式:一是在支付宝搜索“亚运碳中和”,点击“我要助力”进入主页面;二是在支付宝蚂蚁森林,点击“种树”进入主页面,然后选择“亚运碳中和”项目,点击参与活动。用户捐赠后,将获得由杭州亚组委颁发的“亚运碳中和行动者”电子证书。每贡献1千克绿色能量,蚂蚁集团将相应捐赠等量的碳信用用于亚运会碳中和。预计“人人1千克 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超过1亿人次用户参与,捐赠碳信用量不低于10万吨。
“这次活动的举办非常有意义,不仅因为‘亚运碳中和’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人人1千克’更是每一个公民通过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得来的,是大家以实际行动参与亚运的体现。相信绿色也会成为这届亚运会重要的亚运遗产。”蚂蚁集团社会公益及绿色发展事业群总裁彭翼捷说。
根据活动安排,亚组委和蚂蚁森林每月将抽取100位幸运用户,并赠送亚运纪念品;当月捐赠3kg的用户,可以获得1次抽奖机会;每增加2kg,增加1次抽奖机会。此外,蚂蚁森林也将提供亚运能量保护罩等虚拟奖品。活动结束后,对累计贡献量超过100kg的用户,将随机抽取并赠送“亚运碳中和行动者”数字藏品。

-
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5月1日起施行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际交往的需要...
-
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湖南严格执行“四必”核查和“六联审”选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广泛、党员拥护的代表,是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各项任务的基础。湖南在党的二十大代表推荐提名和...
-
浙江中医药大学全面发力“创一流”4月19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2中国大学排名榜单。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位列第5,较去年上升1个...
-
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很强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近期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是否会抑制短期内消费和投资反弹?猪肉价格触底后回弹是否会导致猪肉在更长时间里维持价格高位?全球...
-
发改委表示: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和价格走势,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
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5月1日起施行
2022-04-22 14:14:21
-
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湖南严格执行“四必”核查和“六联审”
2022-04-22 08:28:08
-
浙江中医药大学全面发力“创一流”
2022-04-21 13:58:58
-
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很强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2022-04-20 13:54:09
-
发改委表示: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
2022-04-20 10:53:53